近日,国家医疗保障局下发《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流感防治工作的通知》(下文简称《通知》),对流感的防控和参保患者的及时救治做了相关部署,并对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、帕拉米韦氯化钠的医保支付范围做了调整,需要临床医务人员悉知,相关事宜如下:
奥司他韦、帕拉米韦氯化钠医保支付范围有变动,限重症
《通知》提到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和救治的需要,可在入院标准、定点医院选择等方面适当放宽条件,保证参保患者获得及时救治。
在此次流感流行期间,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(口服常释剂型、颗粒剂)、帕拉米韦氯化钠(注射剂)的医保限定支付范围临时调整为“限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的抗流感病毒治疗”。
流感重症病例高危人群有五类
根据《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(2018年修订版)》,重症病例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几类:
1.年龄<5岁的儿童;
2.年龄≥65岁的老年人;
3.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:慢性呼吸系统疾病、心血管系统疾病(高血压除外)、肾病、肝病、血液系统疾病、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、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、免疫功能抑制(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);
4.肥胖者[体重指数(BMI)大于30,BMI=体重(kg)/身高(m)2];
5.妊娠期妇女。
奥司他韦和帕拉米韦氯化钠在抗流感过程中疗效显着,也是新版《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》推荐药物,此次医保限定支付范围临时调整,需要临床医务人员悉知,并做好相关的宣教工作。
流感活动水平持续上升,防护要加强
据中国流感监测网络2019年第3周(2019年1月14日-2019年1月20日)发布的数据,我国内地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继续上升,正处于2018-2019冬春季流感流行高峰期,北方省份近两周上升趋缓。
春节期间,人员流动性增加,家庭聚会增多,所以流感的防护工作仍要继续,即使普通人也要特别注意预防流感。
近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了冬春季传染病防控和节日常见病预防与应对有关情况,对流感的防控给出了三大建议,值得大家参考:
1.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,打喷嚏或咳嗽后要彻底洗手,避免用手触摸眼睛、鼻或口。避免密切接触呼吸道感染症状人员(发热,伴咳嗽、咽痛、流涕等)。注意旅途休息,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。要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
2. 出发前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员:建议取消或推迟外出旅行计划,避免到人群聚集场所或参加聚会活动,减少经密闭交通工具或空气流通较差的场所增加疾病传播的机会,并根据病情及时就医。
3. 出行期间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员:第一时间佩戴口罩做好防护,尽量避免与其他人员密切接触,近距离接触他人时应戴口罩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。
建议团体游客终止旅行或脱离旅游团组,自我隔离休息,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,症状较重者要及早就医。